10-12 樂於推廣綠生活 蔡振球成立全台第一家碳足跡餐廳

蔡振球坦言:「一開始,計算每道菜的碳足跡是很困難的。」由於每道菜都有不同食物來源、製造方式,所以很難計算每個套餐的碳足跡。但天性樂觀的蔡振球,卻在執行時,體會到樂趣。

最初,蔡振球與廚房或供應商溝通時,都會被問到如何計算的問題,為了讓碳足跡計算變得容易執行,蔡振球開發出容易使用的Excel表格,只要標註產地,就可以自動計算出運送過程會產生的二氧化碳。並以「捉大放小」的管理機制,避開難以仔細計算的調味料,不但讓執行者有幫助環境改善的成就感,還吸引執行者自發參與討論。討論過程中,執行者除了回到源頭詢問產地外,還會追問是否使用農藥,使用的是有機肥料還是化學肥料等問題,意外幫碳足跡餐廳建立有機供應鏈。

有了食材供應商的協助,蔡振球發現食材大多集中在特定產地,比如米通常來自花蓮或台東,蔬菜來自彰化。他藉由產地集中的特性,建立食材資料庫,可以更快計算餐點的碳足跡。

蔡振球認為食材資料庫完成後,最好玩的地方,就是實際計算每人每餐的碳排放量,她舉例:「愛吃牛肉的人,每個套餐的碳排放量可以高達四點五公斤,與素食套餐只有幾百克碳排放量相比,足足差了三十倍。」

相差如此驚人的原因,是因為肉品是國外進口,食材運輸的里程大,碳排放量自然跟著升高,蔬食通常由鄰近地區生產,碳足跡較少,因此蔡振球常建議同仁多以蔬食和在地食材為主。蔡振球說:「如果要減二氧化碳,吃簡單、吃蔬食、吃素、或是吃在地化食材,是對整個低碳環境最有幫助的!」

蔡振球對低碳推廣的付出,使他拿下工研院一百年推廣服務獎。他常與同仁開玩笑說:「自己最大的夢想,就是讓工研院與在地食材連結,下班就可以輕鬆買到有機蔬菜回家。」

事實上,碳足跡只是一個計算工具,最重要的目的仍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,只要消費者支持綠色消費,供應商自然會有壓力。目前與工研院合作的台灣廠商以外銷為主,廠商想要解決國外對二氧化碳計算的問題,也開始重視國內的碳足跡問題。

蔡振球說:「由於每個地區計算出的碳足跡都不一樣,不能直接移植歐美資料庫來使用,要建造本土資料庫,才能計算碳足跡。」包含環保署、工業局在內的政府機關,也開始注意到這點,同意協助建構全台基礎資料。

蔡振球說:「我們做碳足跡,最重要是為了整個產業。讓產品有競爭力。」這種不同於過去的產品競爭力,叫做「綠色成長」,當它拓展市場時,就成了「綠色經濟」。

蔡振球舉了國內龍頭業者說過的故事:「他們董事長,對每一個產品都有一個要求,一年能減少使用五度電。」如果這個龍頭業者,一年製造一億個產品,就幫世界節省了五億度電。

對於未來的發展計畫,蔡振球坦言國內的動作仍慢於美日韓,他說服政府投資,預計在兩三年內,建立有1,200筆資訊的基礎資料庫,一方面讓國內廠商容易計算二氧化碳,一方面讓政府掌握業者的碳排放量。

從產業結構面到生活面,蔡振球希望大家一起改變。工研院綠能所技術團隊,正試圖找到減碳的具體機制跟完整的配套作法。碳足跡餐廳所帶來的正面價值:當地生產、當地設計、當地消費,是綠能所的第一步。若能整合國內上中下游廠商,蔡振球的碳足跡餐廳,將為台灣低碳生活,建立優良模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