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-7 工研院播灑國學種子,材化所滕建國做推手

隨著大學學測、國中基測成績單陸續寄出,最近教育界又興起一陣輿論,探討國高中學生國文程度太差的問題,家長更是恐慌,急忙帶著孩子往補習班裡衝。正當各界大嘆火星文降低學生文學素養,朝野上下苦思對策之際,ㄧ群在新竹孔廟親子讀經班上課的小朋友,卻拿著大學、中庸等古文書當成睡前書,把唐詩、論語當作兒歌背得滾瓜爛熟,其中年紀最小的只有三歲,而工研院材化所的滕建國,正是在新竹協助發揚親子讀經教育的重要推手。

學的是科技,並非中文,滕建國說自己投入讀經推廣是個偶然,在教導讀經班之前,他一度為台灣社會亂象感到失望、無能為力。直到四年前,ㄧ次參與個人成長課程的機緣,得知新竹孔廟有開辦親子讀經的課,好奇心驅使他前往一探究竟。當他看到一群小蘿蔔頭,「左手壓書、右手點字」專心跟著老師大聲朗誦時,滕建國當下強烈感受到,台灣的未來要靠下一代,科技人應該為這些國家幼苗做點事,也從此踏上讀經教學的志工路。滕建國還積極向工研院院友會爭取經費,得到工研院長官與同仁的支持與迴響,近20位同仁紛紛將小孩送到讀經班,同樣任職材化所的徐子涵也一同加入志工行列,滕建國說(t)3:23-3:44 、25:29、26:19

現在每個星期六上午九點一到,新竹孔廟便傳來陣陣朗讀聲,在滕建國與其他志工老師的引導下,近兩百名小朋友及家長,挺直了腰、搖頭晃腦地大聲朗誦唐詩、古文觀止和四書等,象徵中國文化精隨的傳統經典,在雕樑畫棟的中式建築、鳥語花香中,時光彷彿倒流了兩千五百年,孔夫子與七十二門生對坐,傳道講經的場景隱然重現。

滕建國說,教導兒童讀經的基本方式,是依循只求熟讀,不必求懂的原則。老師只是依照文章,ㄧ字ㄧ句教小朋友讀。此外,再運用一些像接龍、比賽的活動,製造團體互動與歡樂的讀經氣氛,不斷反覆練習如此而已。(t)7:20

教學效果不錯,質疑聲浪仍然不斷。面對外界批評小孩子不識字、不懂經典涵義,背頌古文對小孩沒有幫助。滕建國表示,從三歲到十三歲這個階段,是訓練孩子記憶力的最佳時期,他們運用圖像式的記憶方式,就算不懂文字的涵義,小朋友也會背,而大人是靠理解,所以,兩者學習方式不同。滕建國還引述台灣讀經運動的發起人,台中師範學院語教系副教授王財貴的研究表示,小孩子在沒有壓力的狀態下朗讀認字,跟讀一年之後,約可認得三千字;二年後,就有一般大學生的國文程度,所以透過讀經確實可以增加小孩記憶力的深度和廣度。(t)13:02-13:46、15:00-15:08、16:50-17:16

工研院能環所的江巍棠從三年前,將3歲與7歲的小孩送到讀經班,江巍棠太太林惠玉表示,讀經對他小孩的人格教育與腦力開發有很大的幫助,小朋友會想要效法聖賢,而當遇到問題還會自己想辦法找答案;工研院平面顯示中心葉永輝經理,同樣也將年僅7歲的小孩送到讀經班,葉永輝太太劉文珠則提到,讀經是最佳的親子活動,家長陪孩子ㄧ同讀經,不但讓小孩學會專心,更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。滕建國在工研院服務三十二年,是個跟著工研院一起成長的老工研人,在材化所工安室負責工安衛生的工作。滕建國用他的專業,幫同仁的健康與安全把關,同時化成行動力,為同仁爭取設立光復院區圖書室、健身房,規劃籌辦大型中秋晚會、音樂會等活動,還創立行社與健康蔬食社,督促科技人重視運動與飲食的均衡。現在滕建國跨越科技本行,與工研院匯集能量,為台灣的下一代進行文化紮根,讓小孩跟火星文說拜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