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-17 太電中心副主任徐瑞鐘,能源研究的佼佼者

國際油價在8月創下每桶74美元高點。油價上漲,帶動太陽能概念股益通、茂迪等電池廠商翻紅。太陽光電前程一片光明,但是發電成本昂貴,與電力轉換效率不盡理想,是太陽光電在台灣遲遲無法普及的原因。

預估全球太陽光電產業,未來十年將有20%的年成長率,而台灣的太陽光電產值十年後將成長30倍,達到新台幣2100億元。眼光精準的工研院,今年年初成立的「太陽光電科技中心」,是工研院整合後的五大科技中心之一,主要進行太陽光電技術研究,而且是有心發展太陽光電產業的最佳顧問。在太電中心裡,有一位出身能資所的人物,他,就是太電中心副主任徐瑞鐘。

出生南台灣的徐瑞鐘,大學時代唸的是核子工程,之後赴美取得佛羅里達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學位。學成歸國就進入工研院能資所,一待就是20年。從此徐瑞鐘開始研究能源,從熱交換器、太陽能熱水器、冷凍空調,直到太電中心成立後,徐瑞鐘從能資所轉任太電中心副主任,把多年來的研究心得,全部整合起來。

太陽光電產品50年前主要應用在太空衛星發電系統上,一直到最近兩年,中國大陸和印度工業起飛,原油使用量大增,油價節節上漲,以及京都議定書開始生效,包括德國、日本及美國政府積極推動,才使太陽光電地位扶搖直上,國內太陽能熱潮也持續發燒。

事實上,徐瑞鐘的能源研究就在你我身邊。

SARS期間,徐瑞鐘領導的能資所團隊,兩個星期內,不眠不休,在台灣各地,用冷凍空調技術,打造隔離加護病房,當時還與汽車業者合作,開發隔離救護車,是穩定SARS疫情的幕後功臣。另外,南部艷陽高照的環境,最適合太陽能發電。從20年前上市到今天,安裝在全台灣住家屋頂30多萬套的太陽能熱水器,相關的技術,也是徐瑞鐘的傑作。七年前的921大地震,造成南投偏遠山區上萬戶斷水斷電,74座太陽能發電系統,為無助的山區民眾,帶來一絲光亮。徐瑞鐘相信,小兵立大功,看似不相關的技術,總會在某個時空中,完美的結合。

忙碌的研究工作之餘,徐瑞鐘喜歡文學與古典樂。小學老師給的皇冠雜誌,啟發徐瑞鐘的閱讀習慣。大學時代的徐瑞鐘,關在宿舍裡聽古典音樂。只要出國出差,他就到世界各地收購黑膠唱片,滿滿的1500張,堆積在徐瑞鐘家的小閣樓,只要有好朋友來,就是徐瑞鐘說故事的時間。提起古典音樂家、音樂風格與音樂歷史,徐瑞鐘朗朗上口,從他曾經為科技生活雜誌撰寫的古典音樂專欄,就可以看出他深厚的音樂素養與文學造詣。從音樂指揮家的身上,他領悟出管理的道理。(進話帶T13 09’50)徐瑞鐘整合各有專長的研究團隊,在工研院完善的研究環境中,鼓勵同仁自由拓展研究範圍,並且為他們爭取出國進修的機會。

徐瑞鐘的家裡有三個寶貝,他的教育方式與領導風格一樣,讓孩子們自由發展。在他心中,平凡是一種福氣。從他厚厚的膠框眼鏡底下,沉穩的臉孔隱約散發的熱情,全都展現在他默默耕耘的能源研究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