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-15 光纖網路業捲土重來,周雲龍為台灣打造光纖網通的新產業

90年代網路當紅,光纖網路風潮席捲全球,包括設備業,電信服務業和光纖元件供應業者,斥資數十億美金大興光纖網路骨幹。台灣因為網際網路IP(Internet Protocol)高度化發展,網通技術龍頭工研院電通所,也開始初探光纖網路技術。

不過隨著2001年WorldCom的泡沫化,美國業者花大錢挖路埋下的光纖網路,卻石沉大海乏人問津。所幸當時的工研院電通所,並沒有把剛開張的技術丟掉,反而成立一個新部門--光通訊網路部,由所內搞電子網路出名的周雲龍,擔任經理和計畫主持人,帶頭衝刺。周雲龍認為,光纖通訊因為頻寬和傳輸量大,在數位內容產業推波助瀾下,有機會登上傳輸技術主流,因此默默用開發技術,等待全球網通業東山再起(T)。

全球光纖通訊產業果真是絕處逢生。隨著網際網路消費端對快速網際接取(Internet Access),以及視訊(Video)需求大量崛起,過去只負責傳輸文字和畫面的傳統電信服務不敷使用,首度出現疲態,結果促成高密度分波多工DWDM (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,DWDM )技術FTTx (Fiber to the building, the home),以及下世代光纖都會網路服務到大樓,到府服務等技術捲土重來。周雲龍指出,DWDM透過纖維上的光線,不但把傳輸帶切割成幾百條波段,拉大傳輸頻寬,還讓業者額外得到不需另外挖路埋新光纖,就能把網路傳輸容量發高到16倍,甚至是32,64或128倍的效果。

悉數用光纖打造的網路新幹線再度開動,喚醒沉睡海底和地底下的光纖市場。周雲龍說,從2004年起,美國Verizon等三大業者合資砸下百億美金重金建構,以美,日為首,帶動光纖通訊業全面成長(T)。

周雲龍從90年代末就投入無線網通,光纖網路捲土重來,他等待關鍵時刻放手一搏,希望協助台灣通訊廠商走出OEM、ODM代工老路。周雲龍這批研發團隊,選擇從連接都會網路到用戶端之間的接取網路切入。主要原因在於,國際大廠擅長都會網和骨幹網,難度高,台灣廠商難以跨進,而接取端產品呈現多樣化,技術門檻不高,國內上下游廠商整合起來速度快,發揮空間大,利潤也相對高。

經過周雲龍等20幾人三,四年日夜趕工,先後透過國內連接局端最後一哩的FTTx光纖網路,在中華電信,速博,亞東學院和高雄科學園區等地,建立FTTx示範計畫據點。先蹲馬步做測試,再出師導入服務應用。後來國內廠商包括合勤,東訊,友訊旗下的明泰等,分別導入接取網和局端設備相關技術蓬勃成長,創下相關產值150億到200億台幣的可觀成績。在2008年繼續定下206萬戶,以及2010年420萬戶光纖到家的目標。周雲龍說,對研究推廣人員而言,最大的樂趣,就是建立技術的從無到有(T)。

不過最讓周雲龍遺憾的,卻是他為國內光纖網路局端連接最後一哩的這段時間,不幸正好是他父親撒手人寰的最後一段路,當初如果不是父親拿著一筆錢,堅持他赴美名校Polytech深造,周雲龍知道自己不會那麼快就有今天的成就。然而新一代生命的傳承,安慰了他的心,一對五歲和三歲的家庭新成員,緊接著報到。看到周雲龍辦公桌上女兒的照片,和連任工研菁英等大大小小獲獎記錄,不對稱地擺在一塊兒,很明顯,周雲龍即使忙到不行,仍然用心經營家庭與工作。

而當周雲龍和家人用愛照亮未來的同時,他也用光纖網路專業技術,幫台灣打造出光纖網通新產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