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珊珊捍衛環安”永不妥協”

過去幾年,國內光電產業扶搖直上,隨著面板廠五,六代廠的擴充腳步,面板用來顯影,剝離和清洗的揮發性有機溶劑二甲基亞楓,乙醇胺等物質,部分製程經過水大量使用排出後,衍生出比半導體廠更多,更高濃度的有機廢水,新的環保議題緊跟在光環陰影後隨之而來。

環安中心負責光電業廢水處理的專案經理周珊珊和游惠宋指出,光電業蓋一座廢水廠動輒上億台幣,當面板業者蓋廠腳步加快後,對日本廠商一貫”綁”關鍵製程和廢水處理的高規格成本作法,逐漸感到吃不消,兩年多前,國內業者轉向工研院,尋求技術支援。

周珊珊和游惠宋臨危授命,開始帶隊整合旗下彭明鏡,廖啟鐘等共13名研究人員,採取打帶跑策略,邊做邊學。去年底這支跟時間賽跑的隊伍,已經成功開發出具有 高效率,低耗能和低二次污染的有機廢水處理技術,並且把技術轉移給廣輝,華映,奇美,統寶和力特等大廠,促成3億台幣以上的建廠金額,協助業界減少大約 1。5億台幣的建廠經費。

過去十幾年,全球工業廢水處理通常運用生物或物理化學處理方式,把廢水 中的有機溶劑和污染物轉換成為沉澱的污泥排出,同時達到水質淨化的效果。而環安中心則是把薄膜整合應用在厭氣生物處理系統上,來取代既有的沉澱池,達到攔 截微生物的效果,同時可以結合水回收系統,是目前最新的廢水處理趨勢。環安中心開發的厭氣生物處理系統,超越國際知名薄膜廠商ZENON的喜氣薄膜生物處 理系統表現,和目前台灣業者廣泛使用的傳統活性污泥法比較,成本只佔20%到60%,操作成本也可降低30%以上。周珊珊說明了這項技術的利基所在,以及 符合未來環保主流市場的關鍵原因(Track)。

新製程從實驗室模擬驗證到業界實際應用,需要長時間配合,周珊珊說,光電廠蓋廠速度快,他們追得很辛苦,因為如果廢水處理廠的開發速度沒有辦法配合,就會功虧一簣,工研院將空有一身功夫而無用武之地。

這支團隊等於是在跟時間賽跑,平心而論,他們的膽識和勇氣令人佩服,在工研院15年的沉穩歷練和成就,是這樣的驅動力支持著周珊珊(T)。廢水處理技術獲得 工研院的年度成果貢獻大獎,周珊珊要感謝團隊同仁兩年多週末假日連續加班,進行實驗,設計和試車啟動,她把榮耀歸給了大家,但是如何幫自己另外一個身兼兩 個孩子母親的角色打分數,擁有台大化工學士,交大環工博士頭銜的周珊珊說,自己可得再用功一點,多花些時間陪陪孩子們(T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