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陽光電產業愈照愈明,林江財日正當中

1970年代,人類開始意識到地球資源也有用 光的一天,而人類尋求替代再生能源的作法,更為太陽光電,風力發電,生質能等綠色產業發跡推波助瀾。其中太陽光電因為兼具安全,無污染,無噪音,使用方便 和維修少等優勢,加上太陽光電模板使用壽命長達20年以上,近年來順勢成為全球再生能源中最具商業發展潛力的產業。

國內太陽光電技術的主要推手--工研院材料所複材及光能應用研究組組長林江財指出,全球太陽光電的技術發響地,是在50年前的美國貝爾實驗室,當時太陽光電 產品主要應用在太空衛星發電系統上,一直到最近15年,產品才逐漸打開應用大門。但是太陽光電在國內發展初期,並未受到重視,只是作為輔助能源項目,加上 矽晶圓材料主力放在半導體產業,投入的相關資源不足,一直到最近兩年,因為中國大陸和印度工業起飛,原油使用量大增,油價節節上漲,以及京都議定書今年2 月開始生效,國際間包括德國,日本及美國政府積極推動,才使得太陽光電地位扶搖直上。現在影響所及,國內太陽能熱也持續發燒。工研院的「成果貢獻獎」金牌 獎今年頒給了20年前,就配合政府能源政策投入研發的材料所太陽光電技術,因此顯得別具意義。

目前綠色能源當道,景氣如日中天,根據EPIA歐盟太陽光電產業協會估計,到2010年全球太陽光電產值將達87億美元,2020年更將高達870億美元, 對此,全球太陽能電池國際大廠包括Sharp,Kyocera,BP Solar等,都積極擴充產能。而國內技術的建立也並非一朝一夕,林江財指出,材料所移轉太陽電池與模板製作技術予國內,至少已經有9家公司,協助國內近 30家業者投入設廠,並技轉台達電衍生成立旺能光電,總計促成國內各界投資金額達20億台幣以上,建立新創太陽電池製造廠,推動國內上中下游產業鏈成型。 林江財說(T)。

林江財表示,大約在2030年前,太陽光電都還屬於產業萌芽期,目前國際間成功 推廣太陽光電的案例,都是由政府立法推行或撥款補助,換句話說,市場價格趨於大眾化,跟傳統電價不分上下時,太陽光電前景仍值得期待。而台灣因為擁有和太 陽光電生產技術類似的半導體優勢,材料所副所長彭裕民認為,只要能掌握住這幾年的發展鍥機,要在國際中展露頭角並不是不可能的事。另外,林江財也指出,太 陽光電也可以和建築物結合,成為建材一體型的太陽光電,不僅可隨處安裝,也不需架設長途輸配線路,同時可紓解夏季尖峰時段用電,市場未來普及化將可預期 (T)。

而為了匯聚國內業者的能量,從92年9月開始,在工研院材料所的推動下,國內相關各界也聯手成立了「太陽光電產業聯誼會」,希望推動形成國內上中下游產業鏈,與世界先進國家接軌,把這一波日正當中的太陽光電產業,推向下一波明星產業。